時報出版
生物死亡研究所:死去與活著都有意義!
型號: SP206
HK$ 93 原價:HK$ 127

★日本生物爺爺今泉忠明又一力作★

為什麼生物會死呢?

有時候死亡是為了繁衍下一代,

有時候死亡是適者生存,不適者淘汰。

既然生物都免不了一死,那你們知道原因是什麼嗎?

也會和人類一樣,對「死亡」感到悲傷嗎?


專業修訂

曾文宣 臺灣爬行類動物保育協會 常務理事


自然界中的百獸或昆蟲、空中飛翔的鳥兒、

海裡的魚,甚至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,

每種都有各自生存的時限。

那麼,你是否會對生物如何生存或死亡感到好奇呢?


人類的生命充滿了各種艱辛,其他生物的一生也並不容易。

例如:成蟲後不久就死亡的蟬;被人類吃掉的雞;無法承受過於嚴苛環境而倒下的皇帝企鵝;變成殭屍的蝸牛等。本書收錄各種生前堅強活著的生物的死亡方式,這些努力生存、繁衍後代的生物身影,不僅帶給我們感動與勇氣,同時也讓我們瞭解自然界的運作機制,並教導我們好好活著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。

詳細解說生物的生態、死亡方式。透過認識生物的生命歷程,更深刻感受到生物的獨特性。邀請台灣專業生物學者審定,確保內容正確度。


▶    被捕食:特別是小型動物,幾乎都是遭受天敵的襲擊而被吃掉。

▶    環境變化:因為氣溫的變化或自然災害使得生態系崩裂,導致生物死亡。

▶    餓死:各式各樣的環境變化使得食物供應枯竭,生物無法攝取足夠食物而死亡。

▶    意外:因為爭鬥而死傷或是因為生病而死亡。

監修者簡介


今泉忠明


1944年出生於日本東京都。東京水產大學(現今的東京海洋大學)畢業。在日本國立學博物館學習哺乳類的分類學和生態學。參與過文省部(現今的文部科學省)的國際生物學事業計畫調查、以及環境廳(現今的環境省)的西表山貓等生態調查。除此之外,目前也正參與東北野兔及日本水獺的生態、富士山的動物相、從鼩鼱開始進行小型哺乳類動物的生態與行動等調查。擔任過上野動物園的動物解說員、貓咪博物館的館長、日本動物科學研究所所長等。監修作品有《殘念生物事典》(高橋書店)等多部圖鑑。


繪者簡介


下間文惠


1981年出生於日本千葉縣。武藏野美術大學畢業。


曾任遊戲公司、文具公司的角色設計工作,現在則負責海報、雜誌、童書等插圖繪製、Logo設計等各項媒體活動。繪有作品有《殘念生物事典》系列書籍(高橋書店)、《令人驚奇的植物圖鑑》(SB Creative)等。


譯者簡介


劉子韻


東海⼤學畜產系畢,出版⼈,曾任多年自然教科書與兒童雜誌、報刊、讀物等編輯。興趣廣泛,喜愛拍照、寫作、烹飪、閱讀,現為自由接案者與日中翻譯譯者。


合作請至 [email protected]


text_isbn 9786263961951